合作交流

交流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合作交流  交流资讯

人生只有现在

作者:责任编辑:审核人:时间:2019-09-06浏览:159

这两天在读古川俊太郎的诗集,其中的一句用来形容我在美国的心态很是恰当:人生只有现在。从小到大一直在畅想或者被畅想各种未来的场景,天马行空得把自己安置进了许多种设定里,却从来没抛开纷繁复杂的未知而享受现在这一刻。

关于生活

热情是我对老美的第一印象。走在路上不论认不认识,他们会很友好得say hi, 有时候阴霾的心情会因为上学路上街边理发店店员的一句good morning消散干净。感觉从早晨开始,整个人都像被暖阳晒了一整个午后的棉花的感觉。有礼貌是我对老美的第二个形容。打喷嚏后会对我说excuse me,从正在货架前挑选商品的喔面前走过会对我说excuse me,甚至自己的小孩儿突然在我旁边哭了也会说excuse me。公共场合大家会很自觉的排队很有秩序,不会拥挤不会争抢,让人感觉舒服且安心。

到美国之前我一直以为能最让我享受迷恋并且回国之后还要念念不忘的就是美食了,然而并不完全如我所愿。我尝过了各式各样的我从来没想到我会咽下的事物,比如酸黄瓜,烤蘑菇(不经任何调味),沙拉中的半脂半酸奶酪,小伙伴形容说抹布味道一样的黄豆汤......老美对吃食真的没有中国人讲究,平时的早午餐基本是一个汉堡或者三明治就能解决的,晚餐吃些沙拉意面甜点之类。在寄宿家庭的时候,家里的小儿子过生日父母为他举办了生日趴,趴上的餐点就是水果、外卖披萨、自制烤饼干、薯条、蛋糕和啤酒饮料。这让作为吃货的我不禁开始庆幸自己生在中国。吐槽了这么多黑暗料理,还是要说一说吃过的美食。说到甜品,还是要夸一夸老美的冰淇凌做得真的是样式多味道好,可能是因为老美实在是太喜欢吃甜食了吧。披萨应该算是最常见最受欢迎的食物了,红肠起司洋葱青椒腌牛肉熏鸡肉培根果蔬,什么都能成为薄薄饼胚上的材料,甜咸辣酸口味齐全,写到这儿其实我有点饿了。在有很多素食主义者的美国,沙拉绝对是不论超市、街边还是餐厅都一定会有的品类,各色酱料能满足所有人的口味。放在最后说的一定是最好的,苹果派这一美国标志性甜点绝对值得一尝。新鲜的苹果切成大块之后用器具捣成酱状再加香味料甜味腌制后加在揉捏得恰到好处的面团中间,第一口酥脆,第二口甜美`

在我们接触到的老美里,住公寓的人少,大部分人都有一幢自己的三层房子,装修得都很有整体风格,每家的房子后面都有一片草坪供大家开趴和孩子们玩耍。下小雨的时候坐在自家露台的雨棚下喝喝饮料聊聊天真的是件很享受的事情。

关于语言

初到美国,最尴尬的一件事就是蹩脚的口语表达让我在每次吃饭点餐的时候脸红,那一刻大概是最后悔没有好好学英语的时刻了吧,至今还忘不了凌晨在肯尼迪机场吃的堪称人生中难以下咽之最的美国第一餐。突然进入一个全英文的环境,真的会感觉到不适应,看到单词总是要在大脑里转换成中文再认知它是什么,而不是直接反应。到了克利夫兰州立大学之后,才开始了真正的虐杀模式,全英文的大学课程讲授和作业一直在不断push我去学英语。记得最让我感受到压力大的是第二周的globle supply chain课程,给我们上课的oya副院长会在每天课程结束后留一篇paper让我们完成,而完成这篇paper得去阅读大量英文资料并且结合上课内容。现在回想起来,让我进步最大的也正是那段艰难的时光。真正让我意识到自己进步了大概第三周某天的早晨,我主动跟街边维修路面的工人打招呼,打完招呼走过两步之后自己才开始惊讶,居然一切都发生得这么自然。也是从那次之后,我不再在跟老美交流的时候畏畏缩缩,从被动说英语变成了主动交流。慢慢得,点餐问路日常寒暄和购物都越来越顺利,很高兴能成为这样的自己。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也发现了自己在发音上确实有很大问题,也还是在说出一句话前需要想一会儿或者说得比较慢,这是回国之后需要着重关注的弱项。学英语件持久的事情,希望自己能坚持下去。主动学习这一点很重要,常言道,态度决定一切。虽然我们大一大二开设了英语课,但是真正认真学英语的同学还是不多。我觉得学校的英语课可以在授课形式上稍微调整一下,让我们说得多一些,老师说得少一些。注重口语的锻炼,这样才能真正让大家投入到英语的学习中去。写作作业布置得更多一些,不仅局限于规定题目或者话题的作文,课题给一个范围或者课题,让学生做调研或者查阅资料之后写论文,综合能力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提升。

关于学习

我们在克利夫兰州立大学商学院修习了三门课程,分别是:商务交流、全球供应链、财务管理。课程都由商学院的老师给我们讲授,每门课学习一周的时间。第一周上的是商务交流课,Debbie老师的课堂很有意思,她幽默的授课方式总是能让我们从口语不好的尴尬中抽离出来。在课堂上我们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需要表达观点,这样临时性独立性强的训练让我们学会在短时间内组织语言并用英语思维思考问题,而不再是用汉语组织好语言之后再转换成英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课是Debbie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篇文章,让我们总结文章大意,写出事实、推断、结论。每个人的故事都不一样却生动有趣,都是以职场为大环境发生的小故事,我们读完故事之后就能自己明白寓意。她没有直接灌输给我们条条框框的商务交流规则,而是用一个个发人深省的小故事让我们自己体悟,这一点让我很欣赏,也是我觉得中国的教育中做得不是很好的地方。第二周氏Oya副院长给我们讲授全球供应链,这一周的课程应该是最艰难的时光了,因为每天都会有让我们觉得很困难的paper要写。要想完成好这项作业,除了运用当天课堂上的知识外,还得阅读大量材料。美国人很喜欢在文章中运用数据支持,这样会更有说服力,所以我有种每晚都做无数篇托福阅读的感觉。写成paper后第二天要自己上台做脱稿presentation,展示完后接受Oya的和同学们的提问。这一项作业把听、说、读、写四项都练了。不过现在回想起来,正是这段最艰难的日子的困难任务推动着我前进,这是我进步最快的时光。除此之外,我发现自己对供应链课程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为我之后出国读研究生的打算在专业上提供了新的视野。第三周的课程是一位风趣可爱的男老师给我们上的,在上一学期我刚好学了财务管理这门课,但上了一周后觉得,国内外的课程真的有很大不同。石油大学的财务管理课在计算方面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一些,财务管理考试中的所有计算是需要笔算的,而且公式推导也要掌握。在克利夫兰州立大学的财务管理课上,有关任何财务计算的部分都用财政计算器解决,他们关注的是学生学会怎么解决问题,而不苛求解决的方法,用计算器更省时省力一些。让我感受中美学生差异最深的一点是,中国的学生不会提问。美国的老师在讲完一部分内容或者讲完一节课后都会问大家有没有问题,我们没有一个人问。好像是习惯了只是听老师怎么讲然后去消化内容,而没有即使思考批判的意识。记得有一位Kim老师说,她接触过中国的学生,给她的感觉是,中国的学生在考试前跟老师交流,拿到分数之后很少有人再联系老师讨论问题。而美国的学生是平时跟老师交流得可能没有中国学生那么多,但是拿到成绩后会跟老师保持联系,在知道缺漏后想办法补救,问得问题更多一些。这让我感受到我们的学习态度可能需要改善一下了,我们努力学习究竟是为了成绩单上的分数还是为了自己真正学得一些知识呢?

关于收获

说处处学得略有夸大,但确是收获颇多。其中最大的也可以说可能改变了我人生轨迹的是这段游学经历让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明确的规划。记得每个学年班里都会统计一次大家的毕业去向,我曾翻看过一些,挺多同学都明确得知道自己以后的路怎么走而我却迟迟未定。也许真的是得亲眼看见亲耳听见亲身感受过了一种不一样的生活后,才能发觉可能这就是梦寐以求的,庆幸这一个月的融入让我知道什么是我想要的以后。甚至我觉得这是我这一趟经历之中的惊喜,从此有了前进的目标。都说人是很有趋向性动力的生物,有了目的地后,一切的努力都能朝着同一个方向,考托福提高学分绩积累实习经历等等等等都是现在必须并且我乐于去做的事。

以上,不枉此行。

(最后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