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触摸社工心脉,探索社区治理新篇章 ——经迹社行实践队开展进得优、留得住、有奔头:社区工作者的职业认同与工作满意度调研

作者:杜玉佳责任编辑:田明升审核人:孟兆刚发布时间:2024-08-2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社会治理成效如何,基层干部是决定性因素。要统筹考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2024年3月8日,两办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旨在培养政治坚定、素质高、结构合理的队伍,巩固城市基层治理基础。为深入理解社区工作者的职业认同感与工作满意度,经迹社行实践队在指导老师王鹏翔唐丽坤田明升的带领下,开展了以“进得优、留得住、有奔头:社区工作者的职业认同与工作满意度调查”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访谈、问卷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对浙江省多个地区的社区工作者进行了广泛的调研。

实践队于6月26日-7月19日开展专题研讨与预调研工作,团队成员首先进行文献学习和综述汇报,深挖研究主题,开展三次专题研讨会,从政策背景学习,到研究框架搭建再到研究计划确定。而后在青岛及周边地区进行了初步的访谈和问卷调查,构建了研究框架并设定了短期目标。团队召开进度推进会,完善研究方案,科学量化问卷设计,逐步明确重点研究方向,并对团队分工做了详细规划,确保了项目的高效推进。

8月5日-8月7日,由指导老师唐丽坤带领由包括队长王瑞崟在内的两名研究生及王宏蕾等三名本科生组成的经迹社行省外调研小队,走进浙江,考察学习先进经验,以期为更广泛地区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与智慧支持,助力基层治理。

探访底蕴:走进社区基层,聆听社工心声

古语有云:“听其言,观其行。”,强调了了解一个人或事物需要从言语和行动两方面进行。在现代社会中,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对社区工作者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入访谈,我们走进了杭州的上城区同协苑社区、大通桥社区、近江东园社区等,聆听了社区工作者的心声,了解了他们在专业能力提升、薪酬待遇改善以及职业晋升等方面的需求和挑战。这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不仅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社区工作者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也为政策制定者和社区治理实践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同协苑社区社工队伍以居民需求为圆心,精心绘制了一幅“幸福邻里”的温馨画卷,推行了多达60余项民生服务举措,构建起“十分优享”的公共服务圈层,其一心一园三站X坊的整体布局,不仅彰显了高度的规划智慧,更树立了省级示范党群服务中心的标杆,深刻诠释了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与社区治理的创新活力。

同协苑社区座谈 杜玉佳摄

大通桥社区书记骆永鹰强调:“通过加强培训、激励与职业发展规划,能够激发社区工作者的潜能与热情,为他们的职业发展铺设坚实的道路,从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社区建设。”

实践队在近江东园社区与来自不同年龄层、不同背景的基层社工代表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到了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状态与心理需求。

走访典型的老年型社区——老房地社区,实践队看到了社工通过扎实的工作,完善AB岗“老带新”的接力模式,与居民建立紧密联系,进而达基层自治的目的,居民对社区满意,社工对工作认可,这使老房地社区被成功打造成老年友好型社区,此行填补了调研队对此类型社区社工队伍建设所遇问题研究的空白。

实践队与老房地社区座谈人员合影 杜玉佳摄

调研揭示,浙江省已全面落地的三岗十八级工资制度,杭州市多措并举助力社区减负赋能,让基层工作者回归主责主业。这些举措不仅激励了社区工作者队伍的积极性,更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与减负工作的典范,充分展现了杭州在社区治理领域的先进理念与引领地位,为全国社区治理模式的优化升级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启示。

在社区的每一次深入访问中,实践队员们贴近基层,耐心倾听社工与居民的生活故事与需求,捕捉那些在政策制定高层难以触及的细微声音。这些真实的声音成为了政策制定和实践行动的重要参考,让改变开始于理解最真实的基层需求。

汲取智慧:走进典范社区,学习治理经验

在当今日益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社会背景下,城市社区治理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江城社区、曙悦社区和安丰社区正是这场变革中的杰出代表,它们通过数智化管理的具体做法,为社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社工队伍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引领作用。

这些社区的数智化管理做法不仅涵盖了信息化、精细化、人性化、智能化等多个方面,还注重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的共同参与,形成了多方协同的治理格局。这些经验不仅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也激发了社工队伍的创新精神和服务热情。

实践队员感受数智化大屏 杜玉佳摄

社区工作者介绍数字化大屏 杜玉佳摄

江城社区,该社区居民人员流动性大且多为高知青年群体,社区通过“组织号召、网格发动、数字贯通”的全域化、立体式动员模式,发掘各行各业青年的资源优势,形成了“网”尽其用、各展所长的强大合力,有效提升了城市基层团组织战斗力

曙悦社区社区注重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如安装智能门禁系统、监控设备等,提高了社区的安全性和管理水平。通过大数据分析,曙悦社区对居民需求进行精细化分析,为居民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安丰社区积极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社区公共设施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了社区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区注重人性化服务,关注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通过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丰富的文化活动等,让居民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和关怀。

安丰社区合影 杜玉佳摄

通过对这些社区的数智化管理做法的专题性调研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特别是在信息化、精细化、人性化、智能化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建立健全的社区治理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的共同参与作用,形成多方协同的治理格局,为其他地区社工队伍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这些社区的成功经验还可以激励其他地区社工队伍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通过对这些在社区治理和服务中表现杰出的典型案例的学习和访问,实践队从成功的案例中吸取宝贵经验。江城社区工作结合数字化平台的运作机制,提高了工作效率,真正做到社区减负,展现了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年轻化社区治理中的强大潜力。俞复玲名师工作室的头雁效应对社工工作能力和职业认同感的提升也有显著影响这些典范社区不仅在管理和服务上提供了可模仿的模式,还展示了如何有效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示范效应的成功方案。

规划未来:走进创新模式,共商社工发展

《礼记·中庸》中提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强调了预先规划对于事情成功的重要性。在社区治理和服务工作中,创新模式的探索和应用是推动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发展的关键。通过实地参观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的曙悦未来社区和安丰社区,我们深入了解了“五社联动”治理模式的实施情况,看到了数字化治理在现代化居住区的应用可能。同时,通过与中共海曙区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叶建洋的座谈,我们探讨了社工队伍的创新组织与发展,为社工发展与基层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这些经验和启示将为我们未来的社区治理工作提供宝贵的指导。

实践队深入访谈百丈街道划船社区,学习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前宁波市鄞州区划船社区党委书记俞复玲的“365社区服务工作法”。社工代表潘芬莉向实践队队员们介绍,俞复玲书记始终坚持“用真诚的心服务居民的事,用婆婆的嘴温暖居民的心,用毛驴的腿深入居民的家,用橡皮的肚包容居民的怨”的工作理念,从社区党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俞复玲又有了新的工作岗位——宁波市鄞州区百丈(划船)党建综合示范区联合党委书记,创建了俞复玲名师工作室,转身变为课堂上的“俞老师”。如今,已有50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社区工作者到俞复玲名师工作室学习,有千余人成为业务骨干、160余人走上社区党组织书记岗位。

实践队成员参观学习 杜玉佳摄

曙悦社区实施了“五社联动”治理模式,曙悦社区与鲤朵书店合作推出了“书店+社区食堂”的模式,将书店的静谧和食堂的热闹巧妙结合。过与第三方的合作,曙悦社区实现了社区服务的多样化和专业化,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增强了社区工作者队伍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其许多基础设施兼具市场化运作与公益属性这种模式既保障了特殊群体的优惠权益,又通过正常收费维持了食堂的运营,提出了创新的社区治理模式,也助力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浙江一行,实践队不单单走访基层社区,学习模范社区,更力求从多维度深入调研,实践队与杭州拱墅区康桥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徐湘萍站长,中共海曙区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区委两新工委副书记叶建洋分别开展座谈,就顶层设计结合俞复玲名师工作室”头雁效应与曙悦社区第三方合作模式成功路径探讨社工队伍的创新组织与发展。头雁效应社区工作者为实现高质量的社区服务由显著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俞复玲的365社区服务工作法与名师工作室不仅直接提升了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还对社工队伍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树立高标准的服务模式、提供专业的培训、强化团队合作以及鼓励创新,这些做法为社工队伍的职业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促进了整个领域的进步和发展。另外,社区合作模式与分类治理的重要性,也强调了第三方融合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必要性,为社工发展与基层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揭示了五社联动模式鼓励创新和服务改进,使社工能够在实践中找到改善和优化社区环境的方法,从而增强社工的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

座谈帮助实践队了解顶层设计的思路和挑战,并探讨了如何将基层的洞见和典范社区的经验融入到更广泛的政策和管理框架中,共同推动社区治理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和社区队伍的搭建。

实践队员杨静表示:“这次调研真的让我受益匪浅,我将把此次调研的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推动我国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在这次深入的省外调研中,经迹社行实践队不仅广泛学习了浙江省多个社区在社区治理与社工服务方面的先进经验,看到了数字化治理的全新可能,进一步探索合作模式和优化服务内容,为社工队伍职业化发展提供新思路,还深刻理解了社区工作者在职业认同感与工作满意度方面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通过访谈、问卷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团队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将为政策制定者和社区治理实践者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启示。此外,实践队成员也通过此次调研活动提升了自身的专业能力,并在实际工作中找到了改善和优化社区环境的方法,从而增强了社工的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为实现基层自治提供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