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正深刻改变着地球环境,加速全球气候变化。低碳发展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引领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重大战略机遇。近年来,中国不断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减排政策和举措,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建立符合中国特点且国际认可的多尺度碳排放核算方法体系,准确量化我国国家、省区、城市等不同层级的排放量,评估各级达峰进程,甄别排放增长驱动因素,并探讨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对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以及全球温控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碳达峰实现路径上,由于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可能会加剧碳排放的不公平性。因此需要识别不同收入组家庭在碳排放上的差异,识别不公平现象,并提出公平减排的政策建议。这不仅有助于实现气候目标的公平性,还能促进社会公平与可持续发展,为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嘉宾简介:
单钰理,伯明翰大学长聘副教授,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士、全球高被引学者、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作者。长期致力于多尺度温室气体放清单编制技术研发,合作创建中国碳排放数据库CEADs,并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减缓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等交叉学科研究,为各级政府的“双碳”管理实践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在Nature Climate Change、Nature Sustainability、Nature Energy、Science Advances、Science Bulletin等国内外顶级学术期刊发表SCI/SSCI论文170余篇。其中,30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9篇论文入选ESI热点论文。谷歌学术累计引用量超过1.8万次,h指数60。主持、参与英国皇家学会、英国基金委、欧盟地平线、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多项科研项目。获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德国“绿色精英奖”、华人产业生态学会学术新人奖等学术荣誉30项。担任Scientific Data、Advances in Applied Energy、Sustainable Futures等期刊编辑、国际产业生态学会可持续城市分会理事、中国投入产出与大数据研究会常务理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