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学工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学生工作  学工动态

走近红旗渠,感悟奋斗魂—— 红源实践队第一站:解码“人工天河”内蕴藏的红色精神

作者:张子莫责任编辑:吴逸舟审核人:孟兆刚时间:2024-07-17浏览:10

202210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红旗渠考察时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为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深入学习红旗渠精神,了解红旗渠文化,7月12日,红源实践队队员们来到此次实践的第一站,走进红旗渠纪念馆及青年洞,聆听当年奇迹般的修渠故事,重走红旗渠修建工人们的艰苦奋斗之路。

实践队成员合影 张子莫摄

渠水奔流,精神永在。队员们穿过红旗渠纪念碑广场来到分水闸上,望着气势雄伟的红旗渠,感受着林县人民在生存环境如此恶劣的条件下,修建红旗渠,改天换地的艰难与不易,更加深刻地领悟到红旗渠精神的丰富内涵,不禁感叹这“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伟大。“看着照片里修渠人饱经风霜的脸和满是伤痕的手,可以感受到他们坚韧的心。红旗渠不仅仅是一条水渠,更是一面艰苦奋斗的旗帜,是革命精神的实践,是征服自然的壮举,是众多林县人民心中实实在在的‘生命渠’、‘幸福渠’”,指导教师吴逸舟总结。

实践队员于分水闸前合影 张子莫摄

红旗渠纪念馆馆体犹如舞动的红旗、流动的水,是红旗渠形象的抽象表达。队员们走进“千年旱魔,世代抗争”、“红旗引领,创造奇迹”等五个主题展区,近距离接触红旗渠的物质载体与其蕴含的精神内涵。老式马灯、除险钩、炸药箱……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献资料,一件件穿越时空的“老物件”,真实的山体塑形,雄伟的人物浮雕,立体展现了“十万大军战太行”的震撼场景,队员们仿佛回到了那个艰苦创业的岁月。当年,为彻底解决干旱缺水的现状和等天靠雨的恶劣生存环境,林县人民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苦战10个春秋,削平山头1250座,开凿隧洞211个,最终修建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见证了红旗渠儿女“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光辉历程。

实践队员参观红旗渠纪念馆 元晨晨摄


实践队员于红旗渠纪念馆前合影 张兴硕摄

下午,队员们有幸采访到了姚村镇西丰村的王老先生。当年,年仅17岁的他就与父母一起参与到红旗渠的修建中。“腰三筐,棍儿杠,使的晚上上不了炕;腰三钻,棍儿锤,钻的石片儿满天飞”,这是当年王老先生等修渠人编的歌谣,他向队员们讲述着他们在修建红旗渠过程中的艰辛与奋斗。同村的修渠人后人也向队员们讲述着他们耳熟能详的修渠故事,队员们更切身地体会到了传承红旗渠精神的意义所在。

实践队员与王老先生交流 王淇摄


实践队员与王老先生合影留念 张兴硕摄

心怀敬意,队员们重走当年的修渠路,前往红旗渠总干渠中最长的隧洞——青年洞。队员们从陡峭的阶梯和狭窄的过道穿过,面对红旗渠建设最艰巨的地段,他们心里想的却是修渠时一定是更加不容易。走上台阶,队员们一睹由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的“青年洞”全貌,它的开凿是青年建设者的艰苦奋斗岁月的见证,是艰难条件下,他们顽强奋战、勇挑重任的奉献担当精神的真实写照,队员们将心怀红旗渠精神,将其践行在成长的道路上

实践队员于青年洞前合影 张兴硕摄

“令我最深刻的是红旗渠的分水闸,险峻的地势,闸门矗立在渠水中央,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种改天换地、人定胜天的气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涵也更具象化地镌刻在我们脑海里。”队员李祥婷在一天的实地参观之后感慨。

白天行走学,晚上研讨学。白天行走在探索红旗渠精神的路上,晚上,实践队队员们又围坐在一起,分享自己在这一天中的感悟。指导教师吴逸舟、辛福康对第一站的实践活动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关的指导意见;队长元晨晨详细讲述了第二站的行程安排,为第二天的实践活动做了充足的准备。

实践队在晚上集体研讨 张兴硕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年洞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红旗渠精神永在。”作为石大学子,队员们在“家国同心、艰苦奋斗、惟真惟实、追求卓越”的石大精神的涵养下,将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旗渠精神!